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07日 2021年12月07日 文号:内气发〔2021〕99号
效用状态:有效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 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内蒙古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关键时期。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根据《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实际,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作为专项规划纳入内蒙古自治区“1+N+X”规划体系。《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及对内蒙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锚定建设气象强国的目标,以推动内蒙古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气象力量。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

一、“十三五”时期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内蒙古气象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力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各项重点任务,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统筹推进实施6项重点工程和4个重大项目,气象现代化总体评分95.91分,各项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组织、考核、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与14个委办厅局强化涉灾协作联动,气象防灾减灾风险预警服务更加高效,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达73.41%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高。运行机制和业务流程进一步健全,农牧业、能源等服务领域品牌化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决策气象服务系统、智慧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建成并实现业务运行,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1.4分。

生态气象服务能力稳步增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气象监测站网不断完善,监测评估技术不断优化,精细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保障、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评估服务效益显著。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效益明显飞机增雨和地面烟炉作业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雨作业影响区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年均增加自然降水约17.5亿吨,年均高炮防雹保护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减少雹灾损失8亿元左右。

预报更加智能精准。构建了数值预报为核心的智能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完成站点预报向网格预报的业务迭代,空间分辨率精细至5公里,强对流灾害预警提前量达到48分钟,预报预测准确率提高5%

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得到强化。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体系初步建成。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更加完善,各类观测系统数量增长30%左右,多要素自动气象站苏木乡镇覆盖率达100%。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实现自动化运行,观测系统业务可用性和稳定运行率达99%以上。

气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观测数据实现即采即传,地面观测数据传输频次从10分钟缩短至1分钟,雷达传输时效从442秒缩短至50秒。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汇集存储数据产品共1300余类。

气象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支撑气象业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累计投入科研经费1.05亿,完成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8项,4项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授权专利64个。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改善,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入选中国气象局“双百”人才和创新团队骨干成员3人。

气象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出台气象地方性法规规章12部、标准41项,较“十二五”期间分别提高33%241%。法规标准得到有效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有力。气象防灾减灾、空中云水资源利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生态建设与保护和农牧业气象服务等重大项目落实投资总额10.83亿元,投资落实率111.81%

二、“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面临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新发展阶段为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明确了新起点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回顾内蒙古近70年的气象发展历程,在党的领导下,现代化体系基本建成,气象改革发展的质量越来越好,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越来越强。展望新征程,要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与2035年远景目标相结合,系统谋划推进内蒙古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为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丰富了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内蒙古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突出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突出气象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聚焦核心业务和关键技术,提升气象改革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协调发展,必须把协调作为内生特点,推进融入式发展,着力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断增强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重视绿色发展,必须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厚植生态气象服务优势,推进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助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开放发展,必须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统筹用好部门内外资源和力量,全面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务实推进与各部门、高校、院所、企业的合作共赢。强化共享发展,必须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统筹推进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和信息共享,持续提高城乡气象防灾减灾和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力提升气象服务智慧化水平。

(三)新发展格局为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切实将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首要目标,进一步深化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有效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气象服务,推进行业气象服务转型发展,着力解决气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需求牵引,紧跟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变化,以深化改革催生新业态、以科技创新塑造新优势。

(四)高质量发展为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确定了新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新时代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建设更高质量的气象现代化,推进气象大区向气象强区转变。

(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5G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为气象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要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紧紧围绕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不断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进研究型业务建设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重点改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内蒙古气象事业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困难和瓶颈制约。一是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效能不高,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缺乏,关键技术攻关亟待加强。三是智能协同业务格局尚未形成,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仍不能满足业务服务需要。四是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技术体制亟待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亟待加强。五是气象服务供给结构不平衡,供给能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六是基层基础设施与更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要求仍不相适应。




第二章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内蒙古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内蒙古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和“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和业务体系,不断提升气象治理效能,切实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奋力谱写新时代气象强区建设的壮丽篇章!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全面提高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助力内蒙古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坚持科技兴业、创新驱动。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内蒙古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顺应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加强气象关键技术攻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树立“一盘棋”思想,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坚持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发挥好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调动部门内外积极性,破除制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激发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活力。不断加强气象法治建设,提升气象治理效能。

坚持开放合作、融合发展。深化气象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联合部门内外优势资源,不断拓展气象服务新领域,培育融合发展新空间。

三、发展目标

2035年,全面建成满足需求、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充满活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监测更加精密、预报更加精准、服务更加精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更加充分,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实现气象大区向气象强区跨越,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气象力量。

2025年,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治理体系,气象关键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基本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保障内蒙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态气象和遥感应用能力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监测评估、人工影响天气提质增效、气象大数据应用四大行动成效显著,生态气象、卫星遥感、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信息化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气象综合实力进入先进行列。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全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预报预警、特色领域和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明显进展,气象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发展环境得到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效益明显提升。

监测精密得到新提高。面向地球系统的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协同观测格局基本形成,全时全域全要素立体精密观测能力显著增强。建成锡林浩特全球高空基准气候观测与试验示范基地。

预报精准取得新进展。建成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临近天气监测预报达到公里级,气象预报准确率提高3-5%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超过50分钟。

服务精细得到新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加凸显,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明显提高。智慧精细、普惠共享的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高影响行业深度融合的气象服务业态基本形成。

生态气象和遥感应用迈上新台阶。生态气象监测评估能力显著提升,重大生态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气候资源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卫星遥感在生态文明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等领域得到深度应用。建成中国北方生态监测与卫星遥感应用示范基地。

碳达峰碳中和监测评估迈出新步伐。内蒙古温室气体监测网基本建成,温室气体监测评估业务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实现气候系统关键区、呼包鄂乌城市群碳达峰碳中和评估全覆盖。建成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内蒙古分中心。

人工影响天气取得新突破。建成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立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示范区,建设国家级无人机增雨作业示范先行区,打造全国区域防雹作业示范模式。

气象信息化建设得到新发展。气象大数据体系更加完备开放,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更加敏捷智能,数字气象基础设施实现升级换代,气象大数据融合应用效益明显提高,气象信息系统集约化水平和应用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建成气象大数据中心,形成以数据为中心的“云+端”新业态。

气象治理效能取得新成效。气象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更加规范有效,气象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基层基础设施得到新强化。打赢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改造攻坚战,实现综改全覆盖。台站运行环境安全稳定高效,工作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文化内涵显著提升,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台站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更加全面。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指标

现状值

目标值

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率(%

45

55

气象服务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

91

92

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

99

保持99以上

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

73

80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万平方公里)

60

70

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

50

80

气象预报

24小时预报产品时间分辨率(小时)

3

1

24小时预报产品空间分辨率(公里)

5

1-3

24小时晴雨(雪)预报准确率

90

92

24小时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

82

85

24小时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

70

75

暴雨预警准确率(%

86

92

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

48

50

气象监测

气象灾害监测率(分)

60

80

气象观测要素覆盖度(分)

80

90

地面气象监测分辨率(公里)

22

20

气象信息

气象数据可用率(%

82

85

遥感应用

卫星遥感应用能力(分)

80

90

基础设施

综合达标率(%

85

95


第三章 发挥气象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作用 驱动内蒙古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坚持科技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聚焦“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统筹抓好关键技术攻关、体制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气象科普与宣传,构建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气象强区提供战略支撑。

一、强化气象关键技术攻关

研发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发灾害性天气快速滚动预报预警技术、精细化数字预报及应用技术、多尺度检验评估与订正技术,构建无缝隙智能预报集成算法。加强非均匀复杂下垫面的冰雹、强降水、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和可预报性研究。研究蒙古气旋、东北冷涡、蒙古冷高压等重要天气系统发生演变的天气气候规律,开展干旱、大风、沙尘暴、寒潮、暴雨(雪)等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发展特色领域关键技术。发展重大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评估预估技术。加强森林草原火灾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发展遥感监测、高分卫星数据应用、多源卫星数据融合同化应用技术。加强云水资源评估、作业条件识别、催化、效果检验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研究。推进大数据计算引擎、新型数据存储和可视化技术研究。开展锡林浩特草原气候系统关键区天空地协同观测和动态监视技术研究。

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算法,推进人工智能在气象数据分析和同化、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后处理、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追踪、“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索人工智能辅助的气象软件工程应用技术,实现软件工程架构的快速生成和气象算法的智能研发。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机制。围绕重点领域,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推动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创新科技项目立项机制,健全开放融合的气象科技项目合作研发机制。建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建立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向气象业务服务转化机制。健全科技成果全链条管理流程和标准。

建设特色科技创新平台。落实“科技兴蒙”行动,打造满足生态气象、遥感应用、人工影响天气、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气象科技创新需求、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产学研用集聚基地,推动区部共建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实验室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吸纳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学研究试验,依托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提升基层业务骨干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

构建研究型业务新格局。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型业务立项机制。推进数值预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提高气象业务服务科技水平。聚焦气象业务发展关键技术问题,联合部门内外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推进成果转化应用,构建科研业务深度融合、观测预报服务协调发展的研究型业务新格局。

三、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内蒙古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骨干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培养选拔“双百”计划。实施“四个一”工程,构建至少1人入选中国气象局人才计划,每个盟市1名正研,每个旗县1名高工,每个学科领域1名带头人的人才格局。实施博士引进培养计划,博士学位占比达到1%以上。

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围绕智能预报、气候和气候变化、生态气象、卫星遥感、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信息化等核心和特色业务,建立涵盖区盟旗业务骨干、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创新团队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

强化高素质领导干部培养。加强干部党性修养,提升担当作为本领,促进干部在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实践历练,增强干部领导事业发展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气象干部队伍。加快实施“全区气象部门年轻干部培养锻炼计划”,坚持老中青梯次配备,着力优化各层级领导班子结构,大力发现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落实人才政策,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畅通人才流动通道。完善气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为各类人才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力度、开展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及业务竞赛、建立人才选拔激励和交流制度等,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和优秀团队,形成人才发展良好氛围。

四、提升气象科普宣传能力

扩大气象科普社会影响力。完善气象科普管理机制,推进科研成果、学术资源向科普创作、科普产品的转化。开展系列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加强图书、影视、新媒体、展品展项、文创等产品创作,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力量,丰富蒙汉双语气象科普产品。充分发挥各级气象学会等社团组织作用,探索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普合作模式。

提升气象科普现代化水平。推进区盟旗三级综合和专题相结合的气象科普场馆(展区、展室、公园等)建设,完善科普展品展项。开展国家级科普业务系统本地化建设及应用,推进“互联网+科普”。加强专兼职气象科普队伍建设,激励气象助理员、信息员和志愿者在科普工作中发挥作用。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 服务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十四五”时期,充分发挥气象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的保障支撑作用、在绿色发展中的趋利增效作用、在环境治理中的预警先导作用,服务保障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

夯实生态气象服务业务基础。建设天空地一体化全域生态气象综合立体监测站网,重点针对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生态廊道,黄河、西辽河、嫩江等重点流域,“一湖两海”及察汗淖尔等水域,“五大沙漠”“五大沙地”防沙治沙体系以及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强化环境变化的精细化遥感动态监测,健全地面生态监测站网。构建长序列、三维立体、动态更新的生态气象基础数据集。打造基于“云+端”架构的一体化生态气象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建成中国北方生态监测与卫星遥感应用示范基地。

强化生态气象评估预警服务。强化气候条件和气象灾害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定量化评估。开展水资源、水土流失和矿区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气象影响评估以及气象敏感分析。建立极端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对生态安全影响的预警服务业务,绘制生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一张图”。

开展生态保护监管气象服务。开展生态气候承载力评估服务,分析评价气象条件对植被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维持、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为红线区生态环境准入、绩效考核、生态补偿和监管提供气象支撑。

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保障能力。优化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综合服务体系,强化天空地立体实时监测、雷电监测预警、火险等级预报、火场精细化气象预报、人工增雨(雪)作业、灾后精细化评估等防灭火全程化服务。实施中国北方森林草原防灭火示范项目。

强化蓝天保卫战气象服务。完善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体系,为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管控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精细至街区尺度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气象影响评估、大气自净能力精细化评价业务。完善沙尘暴和霾等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


专栏1生态气象和遥感应用能力提升行动

(一)建设特色遥感业务体系。构建卫星遥感数据产品服务平台和遥感应用平台,提升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高分系列卫星等国内外多源卫星收集共享和融合应用能力。

(二)建设大兴安岭森林生态气象保障示范区。开展年代际森林生态环境评估,研发林业病虫害的气象预报预警技术。

(三)建设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气象保障示范区。开展草地非生物灾害遥感监测及草地生态修复、草地水资源管理气象影响评估。

(四)建设阴山山脉生态气象保障示范区。开展阴山山脉天空地一体化观测和多参数的融合反演,以及阴山山脉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影响及对碳循环的评估。

(五)建设阿拉善荒漠生态气象保障示范区。开展移动沙丘和重点治理工程动态监测评估,开展适宜造林品种筛选、适宜飞播期预报。

(六)建设“一湖两海”生态气象保障示范区。发展水资源、水环境精细化监测和气象影响评估技术,实现一体化多源卫星遥感水体生态气象监测评估。

二、提高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服务能力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积极参与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推动温室气体观测站网建设,提高温室气体监测评估能力,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成效科学评估。加强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强化气候变化事实分析,加强气候变化对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加强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模拟预估。推进气候容量评估,开展面向水资源、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布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影响评估。

强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完成高分辨率风能太阳能资源普查详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高精度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互补的气候评估。绘制气候资源品质基础信息“一张图”,拓展“内蒙古气候标志”评价领域,加强“气候好产品”和绿色农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强化寒地冰雪、旅游、康养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生态保护与修复、国土空间规划、气候适应型城市和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业务体系。

专栏2:碳达峰碳中和监测评估行动

(一)建设温室气体监测站网。在全区12个盟市及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建设温室气体观测站,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动态监测,建立温室气体基础数据库。

(二)建设温室气体监测评估技术体系。开展温室气体综合监测评估技术方法应用与研发,开展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变化分析,定期发布评估决策咨询产品。

(三)转化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成果。整合气象、生态环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优势资源,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撑。

三、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化水平

提升生态修复型和防灾减灾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优化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点布局,在农牧业生产关键期,开展空地一体化、区域联合作业。提升黄河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以及大兴安岭水源涵养地等重要生态保护和修复保障能力,构建空地一体化人工增雨(雪)作业体系,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常态化作业。健全森林草原防灭火、干旱、冰雹等重大灾害及突发事件人工影响天气应急服务保障机制,提升快速应急保障能力,拓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服务领域。

提升科学作业和精准作业能力。配齐飞机云物理探测设备,增建云水资源地基监测站,推进三维云场、云水场实时精细监测。发展高性能增雨飞机、无人机和集成智能火箭作业系统,推动高炮、火箭信息化建设。优化内蒙古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大数据应用平台,建立以云物理精细分析为核心、集作业条件监测识别、预警追踪、方案设计、跟踪指挥为一体的现代业务指挥系统。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果检验和效益评估。建成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基地。

提升安全作业和安全监管能力。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责任体系和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修订各级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健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作业装备和弹药的购销、运输、存储、使用以及作业人员培训等安全管理,强化作业安全保卫、作业站点巡查等工作制度执行。升级人影装备弹药物联网系统和移动指挥监控系统,研发智能化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平台。实现高炮火箭自动化改装率100%。建立飞机安全管理第三方评估机制。

专栏3:人工影响天气提质增效行动

(一)提高云水资源精密监测能力。在全区增雨作业飞机上搭建云物理探测设备,补充建设X波段雷达、GNSS/MET、云雷达、微波辐射计等地基监测设备,在重要生态功能区构建云水资源立体监测系统。

(二)增强人工影响天气精细指挥能力。建设内蒙古高分辨率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大数据应用平台,建立以云物理精细分析为核心、集作业条件监测识别、预警追踪、方案设计、跟踪指挥为一体的现代业务指挥系统,发展作业效果识别、检验和评估技术。

(三)增强人工影响天气精准作业能力。依托区域人影工程,购置高性能增雨飞机和无人机,搭建先进的探测、通讯和催化播撒装备。列装新型火箭,推进高炮、火箭信息化建设。针对固定目标区特定任务优化作业方案,开展抗旱增雨防雹减灾精准作业服务。

(四)增强人工影响天气生态服务能力。依托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基地,建立黄河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以及大兴安岭水源涵养地人工影响天气示范区。

(五)增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能力。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健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加强作业装备、弹药、人员等安全管理,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安全性能。

第五章 加强综合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保障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十四五”时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提升综合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内蒙古典型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风险研判能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一、推进主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开展全区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雪灾、冰雹、高温、低温、雷电等气象灾害调查、致灾孕灾要素分析,以及致灾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暴露度评估,完成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加强气象灾害风险产品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强化气象灾害防御标准研制和应用,健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制度。

二、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建立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综合立体监测网。建成全区一体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展短时强降水、雷暴、冰雹、暴雨(雪)、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业务。强化气候监测诊断及影响评价业务,延长干旱、沙尘暴、暴雨(雪)、高温、寒潮等异常天气气候事件预见期。发展旱灾、洪灾、雪灾、大风、冰雹、雷电及森林草原火灾、黄河凌汛等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服务。

三、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优化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功能,制定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标准,推动“预警+行业”数据融合分析,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分析和预警决策服务。对接自治区应急指挥平台和各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北斗卫星、应急广播系统和社会媒体资源快速精准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强化偏远农村、牧区、山区、林区和边防的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建设。

四、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

全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多部门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完善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产停课停运制度。强化干旱、森林草原火灾、黄河凌汛、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和联防联动。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个人和企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活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让公众获得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第六章 构建精细化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十四五”期间,围绕乡村建设行动和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转型发展,提升农村牧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农牧业气象服务精细水平,助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一、服务保障宜居宜业乡村建设行动

提升农村牧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应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强化全区粮食安全产业带和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加强气象数据和保险相关数据的融合分析,扩大政策性农牧业保险气象服务对象覆盖面。推动气象预警信息进村入户,提升嘎查村信息覆盖面。

助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加强气象助力脱贫攻坚“突泉模式”推广应用。强化脱贫地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精细化农牧业气候资源区划应用,打造“气候好产品”“天然氧吧”“气候宜居城市”等国家气候标志品牌。开展脱贫地区乡村休闲生态旅游气象服务。利用气象融媒体为脱贫地区宣传推介带货。配合做好对口帮扶点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改善。

二、服务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转型发展

针对自治区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农牧业产业集群和主要粮油生产旗县,开展精细化农牧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打造马铃薯、大豆、向日葵特色农业气象中心品牌,创建谷子、有机蔬菜、绵羊、黄玉米等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围绕奶业、肉业、羊绒、草业等大王名片,建立健全畜产品生产专业气象服务体系,探索开展优质牧草育种气象服务。在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土默川平原、河套灌区等粮食生产功能区,推广节水灌溉、麦后移栽向日葵等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在设施农业发展重点区域,开展气象条件对设施农业影响技术研究,提升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效益。

第七章 推进气象与多行业领域深度融合 助力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发展

十四五”期间,服务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发展中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为自治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服务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

完善能源生产、运输行业服务信息资源库,优化服务模型。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短期及超短期精细化预报和评估服务,建立多时间尺度的新能源服务产品供应链,开展新能源消纳定制化服务,建成国家新能源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强化大风、覆冰、低温冰冻等高影响天气对煤电油气产、调、运全过程服务。发展基于用户端的电力负荷预测业务。开展新能源产业集群、重要能源工程建设气候影响评价。

二、服务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

面向蒙古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多语种、精细化的城市气象服务。为国家驻外机构和企业、出境国民提供“伴随式”的气象服务。面向满洲里、二连浩特等重点口岸,开展商贸物流气象保障服务。强化“中欧货运班列”物流气象服务。加强蒙古国、俄罗斯同我区临近地区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

三、发展旅游健康养生气象服务

开展旅游景区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风险排查,建立重点景区旅游气象服务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加强增值型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开展旅游与康养特色气候资源评价。研发花粉过敏等健康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产品,探索开展医疗健康气象风险服务和效益评估。

四、服务保障交通强国试点建设

聚焦公路、铁路等领域,完善交通气象监测站网,推动交通气象数据共享和融合应用,开展交通高影响天气易发、敏感区域的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研发交通气象服务产品。深化交通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提高面向交通工程建设、养护、调度、运营安全的全链条融入式气象服务水平。

五、发展智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

围绕呼包鄂乌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精细到城市网格的三维天气实况和预报,研发多灾种的城市气象风险图,推进气象融入城市应急风险治理体系。推进气象服务接入“数据中心”“城市大脑”等管理平台,发展插件式、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

六、服务全区经济产业转型发展

围绕现代装备制造业、通用航空、节能环保等现代经济发展新需求,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增效的气象服务。面向冰雪产业发展,开展基于影响的冰雪旅游、运动和会展服务。

第八章 聚焦立体精密,大力提升气象监测能力

十四五”时期,优化观测站网布局、提高观测装备技术水平、提升卫星遥感应用基础支撑能力、健全观测业务体系,提升气象监测能力。

一、优化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布局

加强气候与气候变化观测网建设。增建国家气候观象台,补充完善观象台气候系统观测要素,实现气候区基本气候变量中关键要素观测全覆盖。在全区12个盟市建设温室气体观测站,形成覆盖全区的温室气体及碳观测网。在全区部分探空站建设空地一体化的臭氧观测系统。建设通量观测系统、植被及物候自动观测系统,提升陆气过程观测能力。在国家基准气候站等建设大气辐射观测系统。推进锡林浩特全球高空基准气候观测能力建设,开展高空及地基遥感观测新技术、新方法试验,建成全球高空基准气候观测与试验示范基地。

加强天气观测网建设。在黄河等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呼包鄂乌城市群等区域增建地面气象观测站。以消除天气雷达监测盲区为重点,增补建设C波段和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建设由风廓线雷达、毫米波测云仪、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和GNSS/MET等构成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网。实施平漂探空组网观测,建设地空物联探空网。

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立足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农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等空间格局,推进“一站多能”观测站建设和按应用功能组网,建成生态、农牧业、林业、交通、新能源、旅游应用气象和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重点领域专业观测网。综合利用自动监测、实景监控、卫星遥感等多种观测手段,开展沙尘暴多源监测。发展志愿气象观测,完善社会辅助观测站网布局。

二、提高观测装备技术保障水平

推进观测装备升级换代。实施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装备智能化改造。开展北斗导航自动探空系统业务试用。推进L波段探空系统、GNSS/MET、国家雷电观测网、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技术升级改造。持续推进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升级和技术标准统一。建设生态与农牧业气象自动化观测设备。在重点区域和服务领域加强相控阵雷达、双偏振雷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下投式探空、北斗探空等新型观测装备和新技术应用。

加强气象计量与保障能力建设。更新自治区级气象计量检定装置和标准器,建设盟市级计量检定实验室,强化观测装备计量校准和现场核查能力。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全链路定标业务。加强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开展新技术、新装备试验和验证。分类推进观测装备的社会化保障,强化监督管理。

三、提升遥感应用基础支撑能力

强化多源遥感数据汇集及分发。加强卫星地面接收站建设,汇集多源卫星数据产品,建立规范化、长时间序列和高精度的卫星遥感数据集。建设乌兰察布国家级静止气象卫星地面站。发展基于无人机的遥感监测,丰富遥感数据资源。加强卫星真实性校验场建设,开展多源卫星数据产品校验评估,提高数据可用性。构建高分辨率、多尺度、多源卫星数据构成的数据汇集分发系统。

建设卫星遥感应用基础平台。基于多源卫星数据产品,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以开放式、插件化、智能化的“云+端”框架,构建自治区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业务平台和特色生态遥感业务系统,提升对遥感数据产品的组织存档、加工分析和应用服务能力。

完善卫星遥感综合应用业务体系。面向自治区三级业务布局,建立卫星遥感应用业务质量管理体系,自治区级强化基础数据产品、平台和技术支撑,盟市和旗县强化特色产品服务和产品真实性检验能力。强化高分卫星应用中心职能,深化高分数据应用。以工代培和集中培训相结合,完善卫星遥感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各级特色生态遥感气象服务业务。

四、健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体系

优化区盟旗三级观测业务分工,形成现代观测业务布局。推进集数据质控、加工、分析、检验和应用为一体的观测业务流程再造,实现观测业务运行扁平化。基于“云+端”架构,构建以大数据为中心的新型观测数据通信流程,实现观测数据从台站直传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优化观测数据处理流程,实现在设备端完成采集、质控等数据处理,在云端自动快速处理并入库。做好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和优化完善,加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推进质量管理向预报、服务等领域拓展。推进实况产品加工分析系统建设,强化观测和实况产品应用业务,完善观测数据质控和检验评估流程,加强观测与预报、服务互动,提高数据应用效益。


第九章 聚焦智能精准,稳步提升气象预报能力

十四五”时期,建立以内蒙古主要气象灾害为重点、以智能数字为特征的无缝隙全覆盖气象预报业态,推动气象预报向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延伸,进一步提升气象预报智能精准水平。

一、发展智能气象预报业务

发展无缝隙智能数字预报业务。建立再分析产品、实况产品和实时观测资料综合应用的实况业务。构建公里级、分钟级快速滚动的强对流天气预报业务。建成3小时、5公里分辨率智能预报算法体系。发展次季节逐日、季节逐月滚动更新的可变网格客观预测业务。

发展全覆盖精细化实时检验业务。建设全要素、全流程预报质量检验平台,开展天气类型、气象要素日变化及模式环流预报预测检验评估。建立多种全球和区域数值模式检验评估业务。构建智能预报产品和算法定常检验业务。

二、构建智能数字预报业态

构建“云+端”的预报业务布局。基于全国气象“云+端”统一部署,建立全区智能预报算法资源池,开发数字化气象预报业务平台,形成智能数字的三级预报业务布局。

建立高效集约的预报业务流程。建立以自治区级制作为主、与国家级实时协同的智能预报业务流程。建立一级制作、三级联动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流程。建立以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为主线,主客观预报相融合的技术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格点预测产品发布流程。

三、推进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

深化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应用。升级内蒙古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应用系统。建立全区1公里、逐小时更新的快速循环同化预报系统。建立水文、环境、能源、交通、旅游、航天航空等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体系。推动内蒙古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在“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内蒙古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中的应用。

发展影响预报与风险预警业务。面向生态功能区、农畜产品主产区和城市化发展区等生产生活需求,建立灾害性天气风险预警业务。发展干旱、寒潮、暴雨(雪)、大风、沙尘暴对不同行业的影响预报预测业务。建立0-10天中小河流面雨量精细化预报业务。构建黄河、嫩江、西辽河等流域气候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的监测评估业务。

第十章 聚焦智慧精细,持续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十四五”时期,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提升公众、行业和决策气象服务能力,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个性化定制、自动化制作、精准化推送。

一、发展精准高效的决策气象服务

建设智慧化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完善多数据融合决策气象服务数据库。优化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流程,实现产品制作的自动触发和智能化生成。发展基于影响的决策气象服务,健全分灾种分用户的决策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决策气象服务信息精准靶向发布。

二、发展智能交互的公众气象服务

聚焦生活富裕,提高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研发覆盖衣食住行游学康等美好生活需求的个性化、场景化分众气象服务产品,应用气象数据可视化技术,丰富服务产品展现形式。加大农村牧区公共气象服务渠道建设,提高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覆盖率。建立气象服务全媒体融合发展运行机制,推动“一次采集、多种生产、多元传播”集约化、智能化业务发展。强化公众气象服务产品智能制作和按需推送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发展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

接行业发展需求,推动气象服务作为有机组成融入行业发展全过程。完善行业气象服务指标,发展行业气象服务产品订正和生成技术,研发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建设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系统,发展以用户决策、调度、指挥为一体的服务。

第十一章 聚焦集约开放,着力打造智能数字引擎

十四五”时期,强化集约化气象大数据资源建设、夯实一体化数字气象基础资源基础、提升气象大数据云服务能力、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实施“气象大数据应用”行动计划,着力打造资源充足、集约开放、数据驱动、安全智能的数字引擎,推动实现气象业务以大数据为核心的转型升级。

一、强化集约气象数据资源建设

加强气象大数据资源建设。强化基于互联网、物联网、5G的数据感知和获取能力,实现气象关联数据的主动发现、智能识别、自动获取和气象信息挖掘提取。健全数据汇交机制,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加强纸质气象档案拯救和数字化。建立高质量、长时序、标准化、动态可延续的地球系统多圈层数据集。提升对大气再分析产品、陆面再分析产品的分析评估、本地化订正水平,完善气象数据实况“一张图”。完善气象政务和监控运维大数据。打造支撑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生态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专题数据资源库。

提升气象大数据管理水平。健全气象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数据统一归口、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气象行业数据标准建设与应用。开展数据追踪溯源,建立动态更新的气象数据资源目录。推进数字气象档案馆建设,提升档案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人馆物”一体化管理。提升数据质量控制能力,建立面向不同应用、相互补充、分级递进、动态反馈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业务。

加强气象大数据流通融合。融入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依托自治区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等信息化基础设施,深化部门合作,推进数据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共用。界定数据权属,保护数据产权,建立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收益的共享应用机制,促进数据流通融合,激活气象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二、夯实一体化数字气象资源基础

增强基础算力资源支撑能力。提升计算、存储资源规模和资源利用效率,集约承载业务应用,基本实现总算力与核心业务需求同步增长。推进国产化CPU和操作系统应用,扩充云资源池,建设云桌面资源池。充分利用自治区政府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和社会数据中心资源,基于政务云和公有云扩展面向服务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推动国家气象高性能计算中心在内蒙古落地,打造全国气象超算保障基地。

构建高速畅通气象通信网络。应用物联网、5G、卫星互联网、北斗卫星通信等技术,构建新型异构气象通信网络体系,推进国家网络资源在气象业务中的深度应用,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实现气象专网、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等多网融合和智能调度。提升网络带宽,满足高数据时效需求。强化国家电子政务内网使用管理。

增强气象基础设施云协同服务。兼容国产化CPU和操作系统,扩充云资源池。建设云桌面资源池。拓展云视频会议和远程高清视频应用,实现观测台站、应急现场的天气实景和音视频信号传输,支持建立4K超高清自动协作视频会议。

三、提升气象大数据服务支撑能力

提升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支撑能力。利用部门内外数据中心资源,运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构建国省统一数据环境。完善与国家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统一架构、互联互通、“数算一体”的“天擎·内蒙古”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提升国省数据共享与应用协同支撑能力,加强分专题的气象数据中台建设,搭建开放共享算法库,增强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构建气象业务仿真中试环境。提升数据中心容灾备份能力。

健全“云+端”业务技术体系。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开展业务系统“云融入”改造,推进数据直传、产品直算和服务直通,实现业务系统硬件集约、平台集约、流程集约、数据集约,促进业务应用“云原生”。升级“天镜·内蒙古”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各项业务全流程监管,提升智能化、预防性监控运维能力。

四、健全一体化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构建一体化协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实现网络分区划域和用户与应用的有效安全管控,互联网出口集约到自治区级,基于身份认证,推进构建贯穿IT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个人终端、业务应用等的一体化协同整体防御体系,提高智能防控能力,实现网络安全与业务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

强化数据安全有效监管。建立基于数据唯一标识符的数据流通监管,完善多元化数据汇聚融合的风险识别与防护、数据脱敏、安全合规性评估认证、加密保护及相关业务,实施用户统一认证和数据安全使用的权限管理。

提升气象业务安全水平。加快业务应急备份能力建设。加强智能化监控运维。推广应用国产化软硬件设备和密码技术,降低核心技术和关键数据的对外依赖风险。


专栏4:气象大数据应用行动

(一)建设气象大数据体系。建设以基础数据资料和多维数据实况产品为主体的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体系,建设气候研究、科学试验、人工智能应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碳达峰碳中和监测分析、农牧业气象服务、生态气象监测、新能源气象服务等专题数据集。

(二)提升气象大数据服务支撑能力。强化计算、存储和网络的支撑能力。推进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内蒙古”、综合气象业务实时监控运维平台“天镜·内蒙古”建设和应用。开展业务系统“云+端”改造,构建“数算一体”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三)建设气象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构建一体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网络分区划域和用户应用有效管控。强化数据安全,实现气象大数据安全存储、高效应用和有序提供。

(四)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开展气象人工智能训练数据集和标准测试数据集建设,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监控、数据质量控制、多源实况数据融合以及气象灾害识别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第十二章 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气象治理效能

十四五”时期,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气象法治建设,推进开放协调发展,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气象治理效能。

一、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业务技术体制重点改革。基于国省统一布局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完善以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为“云”、气象业务系统为“端”的“云+端”气象业务技术体制。强化气象业务的系统性、协同性、集约性布局设计,优化三级业务布局和分工,推进技术研发和产品制作向自治区集约,产品应用检验和气象服务向盟市旗县下沉。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综合业务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气象相关大数据资源多部门共享机制,加强气象数据资产统筹管理和对外开放共享。

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优化气象服务布局,完善气象服务运行机制,健全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服务科技创新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培育服务新增长点,挖掘发展新潜力,打造服务品牌。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中国气象局统一部署,优化机构编制配置,构建集约优化协同高效的职能体系。持续深化气象部门“放管服”改革。推进气象部门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气象技术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强化对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业务管理。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调整公布三级气象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二、加强气象法建设

加强气象地方立法工作。健全气象地方性法规体系,统筹推进法规规章“立改废释”,指导设区的市、自治旗气象局强化气象立法工作,推进《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立法进程。加强气象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合法性审核机制。

规范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及队伍建设。强化气象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开展气象法治文化建设,提升部门干部职工法治意识,为气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加快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气象地方标准体系,组织制定急需领域、重点领域、特色领域的气象地方标准。开发内蒙古气象标准管理平台,提高气象标准应用率,逐步建立以标准为依据的业务考核和管理工作机制。

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破除隐形准入壁垒,防止市场垄断,开展防雷与升放气球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健全公共监督机制。

、推进开放协调发展

统筹推进各层级气象协调发展。推动共性业务技术集约发展、通用业务平台集约建设,加强地区特色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强化自治区对盟市、旗县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撑。

统筹推进各区域气象协调发展。推进呼包鄂及沿黄生态经济带区域气象事业率先发展,推进东部盟市气象事业加速发展,夯实艰苦台站气象事业发展基础。针对欠发达地区,加大定向毕业生培养支持力度,加强对口帮扶和支援。

统筹推进行业气象协同发展。建立健全与大数据、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农牧、水利、广播电视、文化旅游等部门的互动合作机制,共同推进行业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建立健全行业间科研业务深度融合机制,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加强对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指导,统筹区盟旗资源配置,强化基层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气象服务职能,加强旗县级气象服务需求收集和供给。落实法定职责,依法依规防御气象灾害和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将基层气象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落实与地方气象事权相适应的支出责任,推进各项保障到位。


第十三章 突出项目带动,统筹实施重点工程建设

十四五”时期,对标中国气象局和内蒙古重大工程布局,重点围绕生态安全屏障、气象防灾减灾、乡村振兴、人工影响天气、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向,统筹考虑续建和新建工程,科学谋划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落实双重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5项重点工程,提升满足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一、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气象保障工程

建成生态气象和温室气体监测站网,建成中国北方生态监测与卫星遥感应用示范基地、全国新能源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和全球高空基准气候观测与试验示范基地,保障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能力明显提升。

专栏5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气象保障工程

(一)生态气象和温室气体监测站网建设

优化完善生态系统气象监测站网布局,建设生态气象自动观测站和移动观测站,构建生态气象骨干观测站网。建设通量观测系统,提升陆气过程观测能力。在全区部分探空站建设臭氧立体观测系统。在全区国家基准气候站等建设大气辐射观测系统。升级更新大气成分观测设备。在全区12个盟市及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建设温室气体观测站,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动态监测,建成覆盖全区的温室气体监测网,建立温室气体基础数据库。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二)荒漠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以内蒙古西部荒漠区为中心,围绕荒漠区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戈壁、沙漠、山地等生态类型,完善观测网络,研发荒漠生态气象综合评价技术,建设气象监测评估系统,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和荒漠区主要沙漠边缘沙丘的动态监测评估能力。建设荒漠生态气象监测评估系统,提升对荒漠区气象、土壤、水文、植被、生物等要素的长期连续监测和植被生态质量评价能力。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

(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研制内蒙古黄河流域不同敏感区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黄河凌汛、主要生态气候要素监测指标、系统等,完成黄河流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开展内蒙古黄河流域气候与主要气象灾害特征、气候变化事实研究,气候变化对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

(四)基于多源遥感监测的生态气象综合监测评估能力建设

提升高时空分辨率、定量化的卫星数据获取、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完成四子王旗静止气象卫星地面站Ka频段分集接收站建设,加强无人机观测系统建设,建设国内外多源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处理与综合分析应用平台。开展卫星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提升定量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产品制作发布能力。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沙漠化防治、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气象及衍生灾害监测、市政建设和大气污染等领域开展综合应用示范。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及气候应用服务能力建设

研制内蒙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特色指标,建设内蒙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承载力精细化评估服务系统,构建全区生态气象服务体系。

中国气象局投资建设。

建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平台,开展生态治理及重点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建设内蒙古精细化气候标志品牌认证和服务工作。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

(六)中国北方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保障示范区建设

在大兴安岭林区、北部草原带和火灾易发区建设以气象自动站、闪电定位仪、多普勒雷达、地面卫星校准站、多源卫星和航空遥感互为支撑的森林草原火灾应急监测体系。购置气象应急移动指挥车和便携式移动数据传输系统,建设森林草原火灾数据中心建设森林草原火险气候趋势预测系统、精细化森林草原气候区划和气候资源分析评价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系统、火行为预报预警系统等业务系统,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

(七)国家气候观象台综合业务能力建设

完善国家气候观象台地面基准气候、高空气象、近地层通量、基准辐射、地基遥感廓线、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观测系统。建设高空基准气候观测、草原及阴山南麓生态气象开放实验室,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观测试验和科学研究。在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评估优选若干国家气候观象台。推进锡林浩特全球高空基准气候观测站建设,开展高空及地基遥感观测新技术新方法试验、设备中试和许可评估、观测与预报互动试验等。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八)能源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建设

建设西部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光伏发电气象服务示范区,联合光伏企业加大太阳能精密监测设施建设和数据质量共享,开展光伏发电短期、超短期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建设阴山北麓风能资源富集区风电气象服务示范区,联合风电企业加强风能资源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测风资料和风场运行数据快速处理技术、资料同化和后处理优化应用研究,探索开展风电场运维和电力消纳技术研究,形成风电气象服务示范效应。建设乌兰察布—通辽能源输送通道气象服务示范区,开展微风振动、大风舞动、低温冰冻等能源输送高影响天气技术研究,建设服务平台。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

二、内蒙古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完成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气象信息化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更加凸显。

专栏6:内蒙古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一)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

1.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

在气象灾害重点防治区、监测空白区新建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区域自动气象站,通过建设使平均站间距达到20公里左右。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2.高空气象观测站网

在现有高空站增加北斗导航探空功能。在全区建设由北斗探空接收机和探空远程中继控制系统构成的平漂探空观测网。

中国气象局投资建设。

3.地基遥感观测站网

在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建设风廓线雷达、毫米波测云仪、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GNSS/MET等垂直观测系统。在监测空白区建设GNSS/MET观测系统。升级改造GNSS/MET观测系统。

中国气象局投资建设。

4.天气雷达站网

在我区天气系统上游区、灾害多发区等重点区域增补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布局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实施技术升级和技术标准统一。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5.雷电监测站网

优化升级雷电观测站网,新建升级闪电定位仪,推进大兴安岭林区等重点区域大气电场仪建设。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6.技术装备保障体系

升级改造自治区级计量检定综合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盟市级计量检定实验室,建立旗县级现场核查校准系统。升级自治区级综合测试维修平台,建设远程故障可视诊断系统,完善盟市级地面观测设备综合保障平台,升级旗县气象台站综合测试维修工具。

中国气象局投资建设。

(二)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1.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获取全区干旱、暴雨、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沙尘暴等气象灾害致灾因子信息,评估气象灾害致灾危险性,绘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谱。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

2.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开展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和产品解释应用技术研究,升级内蒙古一体化智能预报业务平台和智能客观气候预测业务平台,打造短时临近快速循环预报预警系统。

中国气象局投资建设。

(三)内蒙古气象信息化能力建设

升级地面广域网和卫星广播系统,建设新一代数据交换平台。升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扩充基础设施云平台计算、存储和虚拟化资源,升级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数据中台和气象仿真中试环境。拓展视频会议系统云视频会议功能。开展基础平台和数据容灾备份能力建设。升级综合业务监控与运维系统。建设本地化气象数字对象标识符系统,开展气象数字档案馆基础环境、馆藏档案数字化、气象档案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升级全区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在网络边界、隔离防护区、重点信息系统增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护设备。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三、内蒙古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建设工程

建成现代农牧业气象观测站网,打造农牧业特色气象服务品牌,提高农牧气象服务智慧化水平,为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专栏7:内蒙古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保障建设工程

(一)现代农牧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

建设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作物自动观测系统、农田(畜舍)小气候观测系统和农牧业实景观测系统。在农牧业气象试验基地配置农作物实景观测设备、作物长势观测仪、光合作用仪、叶面积仪等农牧业特种观测设备。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二)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开展全区干旱、暴雨、高温、低温、大风、冰雹、雪灾、雷电、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

(三)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对接自治区建设数字乡村任务,建设精细智能型现代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研发一站式发布与共享综合气象服务和农情信息系统。开展气象对大宗、特色作物和畜牧业影响研究和试验。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

(四)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建设基于影响预报的设施温室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温室智能关通风、卷放帘、遮补光和水肥控制。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条件监测、气象影响评价指标和预警服务技术研究。推动气象科技成果在设施农业生产中转化应用。

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

(五)特色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

建设内蒙古马铃薯气象服务中心、呼伦贝尔大豆气象中心、巴彦淖尔向日葵气象服务中心、通辽玉米气象服务中心、赤峰杂粮杂豆气象服务中心、呼和浩特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锡林郭勒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

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体系更加完善,科学作业、精准作业、安全作业能力全面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保障和生态修复型作业能力明显提升,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防灾减灾救灾成效显著。

专栏8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

(一)增雨作业飞机设备管理与数据应用能力建设

新购1架高性能增雨作业飞机。更新完善全区增雨飞机机载探测设备、通信设备和催化设备。建立飞机观测资料数据库,开展飞机观测资料在数值模式同化、生态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建设机载探测数据分析应用平台。

(二)河套地区人工防雹作业能力建设

建设河套地区人工防雹示范基地,开展冰雹综合观测和防雹研究试验,布设X波段双偏振雷达、拉曼和米散射气溶胶激光雷达、火箭探空系统等,强化新型探测设备应用和资料分析。增设防雹作业点,完成高炮自动化、信息化改造,建设人工防雹作业指挥平台。构建河套地区高炮防雹标准化模式。

(三)森林草原防灭火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

搭载机载探测系统、催化系统和通信系统。购置火箭发射系统、烟炉和人工影响天气移动应急作业装备和微波辐射计、云雷达、微雨雷达等云水资源监测设备,完成森林草原区域地面火箭自动化、信息化、安全化改造,安装作业站点实景监控系统。研发森林草原防灭火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作业条件识别、作业效果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四)内蒙古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

建成集作业指挥中心、作业保障中心、重点实验室、云水资源评估中心、重大活动保障中心和安全科普中心于一体的人工影响天气综合性基地,推进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攻关、自主创新和联合作业。

(五)生态文明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建设

增建云雷达、微雨雷达、微波辐射计、GNSS/MET、雨滴谱仪等云水资源监测设备。购置1架高性能无人机,配备催化系统、通信系统以及气象和生态探测系统,探索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强化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效果评估。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内蒙古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建成一批现代化气象台站,台站基础设施质量、效益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党建、精神文明和气象文化等综合环境更加友好,干部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功能和作用发挥更加全面明显,对气象业务服务运行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专栏9:内蒙古基层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补短板,打好气象台站综改攻坚战

集中开展尚未进行综合改造的局站综改攻坚建设。开展业务用房不能满足业务布局、配套设施不到位、功能不完善的盟市级气象台站专项升级改造。强化台站雷达监测、制氢用氢、人工影响天气等重点业务基础设施安全建设。

(二)强弱项,加强气象台站运行环境建设

对探测环境受影响,无法满足观测可靠性和业务标准的台站,实施探测环境整治修复,对无法修复的台站实施搬迁。开展标准化业务支撑平台及配套系统建设。加强安全防护、防雷、消防、水电等规范化建设和老旧设施改造。

(三)重民生,改善气象台站工作生活环境

建设暖心台站,改善适居环境、阳光暖房、饮水安全、防风环境。建设绿色台站,改造园区综合环境、环保供(保)暖、院落硬化、环境绿化和亮化、排水排污。建设文化台站,打造党建活动、荣誉陈列、站史宣传、图书阅览、文体活动室和科普宣传场地(馆)等。对百年气象站进行修复、保护和利用,建设百年气象站文物展示与科普馆。

(四)促发展,开展高质量台站示范建设

推进台站业务基础能力现代化、盟市集约化保障基础设施支撑建设。推进地面、高空、空间观测站、观测平台和观测试验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推动“一站多能、站站有特色”高质量气象台站示范化建设。推进大气本底站和国家气候观象台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

第十 强化组织领导,全力保障规划落地见效

十四五”时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加强气象文化建设,注重统筹协调,强化多元投入,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确保“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和内蒙古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党的领导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十四五”规划落实和全区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加强思想建设,深化理论武装,为内蒙古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加强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

二、强化多元投入

深入推进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落实,强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支持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格局,建立可持续的长效保障机制。拓宽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渠道。大力推进区部合作、局市合作、局局合作共建,确保重大工程落地实施。

三、加强监督检查

压实规划落实主体责任,将规划目标和任务逐年分解落实。应用督查督办手段,强化任务落实的监督检查。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四、实施效益评估

聚焦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对主要目标指标实现情况、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终期总结工作。多主体、多维度、多路径做好定量测算和定性评价,确保评估结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