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名称:规划计划发布机构:中国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12年12月25日 2012年12月25日 文号:气发〔2012〕110号
效用状态:有效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年)》的通知

气发〔20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年)》已经中国气象局局长办公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快推进规划实施,实现气象科普更大发展。

中国气象局
2012年12月25日


气象科普发展规划

(2013-2016年)

中国气象局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6﹞7号)、《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普工作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一、气象科普发展现状及形势分析

(一)近五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气象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科普法》、《气象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广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公共气象服务效益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气象科普与业务服务进一步结合。重点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及时针对重大天气过程和气象事件,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气象夏令营、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等科普活动,推进气象科普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走进生产,走进生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调查显示,2010年,公众对气象科普满意度为77.4%。

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国有50余个气象科普场馆、217个国家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长年接待公众参观。乡村信息服务站6.5万个,气象信息员59万余名,成为气象科普向社会延伸的重要平台和生力军。

气象科普创作进一步繁荣。出版发行气象科普读物近500万册,制作科普影视作品5000多部(集),发表气象科普文章近9万篇,制作各类科普展板、挂图140多万块(张)。多媒体气象科普产品研发取得一定进展。

气象科普传播方式进一步丰富。通过年均向社会开放1800多个气象台站,举办4000余场气象科普展览,开辟气象报刊、影视、网络以及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开设气象专版、专题报道,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获取气象科学知识的途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气象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

气象科普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构建社会化气象科普工作格局。加强与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组成员单位的联系,共同推进气象科普工作。印发《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意见》,成立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以下简称气象宣传科普中心),深化科普资源共享和联席会议制度。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同时还指出“加快健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随着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日益广泛、气象灾害多发重发,大力推动作为公共气象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全民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应用天气和气候变化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保障自身安全的迫切需要和重点任务。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让气象科学知识和公共气象服务走进生活、生产之中,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是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和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气象科普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广大公众的科普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有待加强,气象科普融入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够,对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效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普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社会力量参与有限,社会化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气象科普人才队伍以及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普人才机制有待建立,相应的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有待健全;稳定有效的气象科普投入渠道有待完善,气象科普运行管理、基础能力和项目建设、活动开展、产品研发制作等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普法》和《科学素质纲要》,以人为本,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政府推动,发挥部门优势,调动社会力量,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公共服务效益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开展大众化的气象科普活动,加强气象科普基础能力建设,繁荣气象科普创作,提高气象科普质量,打造气象科普品牌,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进程,促进气象科普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二)发展目标

面向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大力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到2016年,基本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即实现气象科普融入气象业务服务之中,形成科学有效的气象科普业务流程,构建“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气象科普工作社会化格局,着力打造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气象科普品牌,使气象科普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公共气象服务效益的重要内容,走进生产、走进生活。

提高效益。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使气象科普更好地服务生产生活,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目标做贡献。

突出主题。突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帮助人民群众理解气象服务产品,用好气象服务信息,掌握科学有效方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加强创作。图书、报刊、影视、网络、动漫等各种气象科普产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增强气象科普吸引力和影响力。

提升能力。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普产品研发水平得到提高,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逐渐加强。气象宣传科普中心能力逐步提升。

健全机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气象科普社会化格局。业务运行、资源共享和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气象科普工作合力。考核评估体系逐步建立,促进气象科普科学发展。

(三)工作原则

融入发展。将气象科普工作融入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融入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融入到公共气象服务中,惠及民生,服务社会。

统筹规划。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国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总体规划中,纳入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和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统筹推进,提升能力。

开放合作。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依靠政府领导和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共享共用,开展大众化、社会化的气象科普活动。

科技支撑。坚持气象科技创新与科学技术普及共同推进,借助现代传播方式和手段,提高气象科普产品质量,扩大气象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主要任务

(一)注重需求引领,提高全民气象科学素质

结合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科普的需求,帮助和引导公众正确理解气象科学和气象预报信息,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强科学解析和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提升全民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积极普及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再生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知识,提高全民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

结合五类重点人群对气象科普的需求,开展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分别制定相应方案,有序推进气象科普工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灾害易发多发区群众的气象科普工作力度。

结合强化社会管理对气象科普的需求,气象法律法规、极端天气灾害、预测预报、公共气象服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科普宣传,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综合效益提升。

(二)丰富气象科普产品,加强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繁荣气象科普产品创作。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繁荣气象科普作品创作。挖掘、整理和传承气象科普文化遗产。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创作和民族语言文字科普产品挖掘。适度引进国外优秀气象科普产品。加强气象科普作品的出版发行工作。实施打造气象科普品牌项目。

加强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气象科普活动,争取气象科普进入地方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等。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利用乡村信息服务站、文化长廊建设一批气象科普专栏。进一步发挥各级气象台站在气象科普中的作用,加强对全国重点气象台站遗址的保护和科普资源开发。加强移动气象科普设施建设,开发搭载于移动科普设施的展品,深入基层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强化网络气象科普资源开发,建设国家级数字气象科普馆。建成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以及延伸至乡镇、社区和行政村的气象科普基础设施。

(三)推进资源共享共用,提升气象科普业务化水平

建设气象科普业务服务系统。借助现有的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和传播资源,推进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科普业务化建设。搭建国家级气象科普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科普出版物数字化建设,实现气象科普资源共享共用和集约化管理。推进气象科普产品库、专家库和项目库建设。

建设气象科普多媒体制作系统。在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加强气象科普数字化能力建设,初步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气象科普多媒体制作和分发系统。加强利用先进和现代智能手段、方式开展气象科普产品研制和传播工作。

建设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搭建借助大众传媒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电话、电子显示屏和农村预警喇叭等媒介开展气象科普宣传。依托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大力借助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作用。组建以国家级和省级为核心的气象科普微博客群,加强各级各类门户网站和专题气象服务栏目中气象科普专栏建设。

(四)打造示范项目,加快气象科普社会化发展

打造气象科普进校园示范项目。科学制定校园气象站建设标准和内容,完善校园气象科普运行机制。支持鼓励“红领巾气象站”等形式的校园气象站建设。在中小学推广“校园气象网”。有步骤地推进气象科普教育读本进课堂和校园气象站辅导员培训工作。

打造气象科普进农村示范项目。结合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制定气象科普示范县、示范乡镇建设标准,开展试点建设。联合相关部门把气象科普融入国家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开展万名乡村干部气象科普素质培训工作。争取将气象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千百万农民培训工程”。

打造气象科普进社区示范项目。联合街道(社区)共建社区气象科普服务站,配备社区气象科普宣传员,建立相应的选拔、培训和考评激励机制。建立气象专家进社区科普授课制度。

打造主题气象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发挥各级气象学会、相关协会作用,组织好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持续开展气象夏令营、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和国家气象体验之旅等活动。打造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气象科普活动品牌。

(五)瞄准先进水平,加强宣传科普中心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宣传科普中心运行管理机制,提高科普产品研发制作、活动策划组织能力,打造国家级气象科普产品研发创作基地。加强气象科普图书、报刊的出版发行工作。

四、重点工程

推进气象科普产品创作,打造气象科普品牌,开展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工程、气象科普示范工程和宣传科普中心能力建设工程建设。

(一)打造气象科普品牌

打造一批气象科普品牌。包括:办好系列气象科普杂志;编制5套气象科普读物;出版一套适合中小学生的气象科普教育读本;制作10套以气象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科普挂图;拍摄一部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气象科普宣传片;编写一套多媒体气象科普课件;开发一组气象科普游戏;制作一部气象科普动画片;建成一个气象科普网站群;打造一个气象科普微博客品牌。配套开展气象科普品牌产品推介工作,促进气象科普取得实效。

(二)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建设气象科普展区。完成中国科技馆气象科普专题展区建设。推进在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建设气象科普展区。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省份在地方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或公共文化场馆中建设气象科普展区。到2016年,争取省级气象科普展区全覆盖。

建设气象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或升级3-5个国家级气象科普基地。探索突出科普特色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标志建筑物建设。每年争取配套支持3-5个基层气象科普场馆(展区)建设。到2016年,新增20个专业性较强、现代化水平较高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气象科普场馆(展区)。

开发移动气象科普系列展品。推进移动气象科普设施建设及配套产品研发。到2016年,实现省级移动气象科普设施和配套展品全覆盖。

(三)气象科普示范工程

建设示范校园气象站。重点支持全国100所中小学建设校园气象站,配备必要的气象仪器和教材。到2016年,每个县至少建成1个标准化的校园气象站,地市级城市建成2个标准化校园气象站,省会城市建成3个以上(含3个)标准化校园气象站。在大、中专院校试点“校园气象站”建设。建设和推广“校园气象网”。

开展气象科普示范县和示范乡镇试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气象科普示范县和示范乡镇试点建设,将气象科普融入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以及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中。

建设气象科普示范社区。结合基层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支持100个气象科普示范社区建设。各省每年完成20个气象科普示范社区建设。到2016年,全国建成约2000个气象科普示范社区。

建设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在已命名的217个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中,支持10个建成全国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引导全国各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发展。

开展气象科普素质培训。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科普讲座制度。加强面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培训。开展农村气象信息员科普素质培训,选取10个试点省,每个省完成1000名农村气象信息员培训。到2016年,完成培训万名农村气象信息员目标。

(四)宣传科普中心能力建设工程

建设宣传科普中心业务系统。包括气象科普多媒体制作和网络传播系统建设,气象科普产品库、专家库、知识库建设,科普产品制作标准建设,产品自动推送入库系统、产品管理系统、产品自动打包和分发系统建设等。

建设《气象知识》数字出版系统。包括在线采编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和门户网站等。

建设中国数字气象科普馆。展示各类数字化气象科普资源,提高气象科普网络服务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坚持政府推动,联合社会力量,科学谋划气象科普工作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年度重点,组织落实年度任务。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气象科普工作的关心、支持与推动。完善联合和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的协作机制。在公共气象服务建设中加大气象科普比重,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提升气象科普能力建设。加强气象科普标准和法规制度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气象科普统计、监测、考核和效益评价体系。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观摩、交流和评比。

(二)加强开放合作,构建社会化工作格局

加强与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组成员单位沟通,加强气象科普工作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级气象学会、专业委员会作用,吸纳社会各界力量,通过联合发文、联席会议、共办活动和共同投资等方式,实现气象科普资源共享共用,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社会化格局。

(三)加强队伍建设,形成科普人才资源支撑

建设和稳定一支包括策划、创作、制作、推广、宣传、研究和管理等方面人才的气象科普队伍。进一步发展气象信息员、协理员和气象科普志愿者,不断壮大气象科普工作队伍。在科研计划和重点课题中,明确科普任务与相应的考核要求,加大各级科研项目科普化力度。鼓励气象科普作品创作,将其纳入气象科技创新内容进行奖励。将气象科普作品、研究论文纳入相应技术职称和岗位聘任条件。建立气象科普业务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将气象科普业务与管理培训纳入气象人才培训计划。

(四)加大投入力度,保障科普工作取得实效

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建立稳定的气象科普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气象科普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支持开展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在各类重大气象工程建设和业务系统建设项目中统筹安排气象科普能力建设。在各类科技项目中,加强对科技成果宣传和普及的支持。加大对气象科普研究、产品研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