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新闻

  • 气象要闻

科技引领创新聚力 气象事业长添动能
  • 时间:
  • 2019-11-01
  • 来源:
  • 中国气象报

  编者按70年,乘风破浪,砥砺前行,气象事业与民族复兴血脉相通、同频共振。这奋力摇桨的是一代代气象工作者,护航新中国气象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铸就了从气象大国通往现代化气象强国的阶梯。站在此刻,我们回望历史,重溯气象发展轨迹,向新时代致敬,向传承梦想的70 年的光阴致敬。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玫珏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党的亲切关怀指引下,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气象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同步,规模逐渐扩大,技术日益先进,成为新中国七十载波澜壮阔历程的鲜明注脚、气象事业七十年阔步前进的生动缩影。

  体制改革筑基引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气象科技工作在百废待兴、科研力量薄弱的情形下,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950年,军委气象局成立了中央气象台。三年后,随着气象部门由军队建制转为政府建制,气象科技工作也逐步转为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1954年,中央气象局成立气象技术革新及研究科学委员会,推动并指导气象技术进步。也是在这一年,中央气象台开始了数值天气预报的研究。

  就在国民经济建设高潮的1956年,国家发布了第一个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年至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沿着时代指引的方向,中央气象局展开顶层设计,制定了《气象科学研究十二年远景规划》。

  从充实气象科技人员到筹建气象科研机构,从组建全国气象站网到开展气象观测和预报业务,气象科技事业焕发出青春活力,为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打下坚实根基。

  1956年,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成立。到了1958年,气象科研工作主要由该研究所以及观象台、气候资料研究室承担,农业气象、水文气象业务和研究工作也逐步开展。至此,气象科研体系初具规模。

  改革和创新相伴而行。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气象部门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体制改革协同推进。

  1978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春天,气象科技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气象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向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发力。

  同年,我国在气象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91年更名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此后,各省级气象科研所和上海、广州等6个区域性专业气象研究所相继成立,国家、区域和省三级气象科研院所体系初步形成。

  1989年,气象科学研究院强风暴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和云雾物理环境实验室被认定为首批气象部门重点实验室。

  这期间,我国首次在南极开展气象观测,“七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气象数据高速通信网研制成功,“七五”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研究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九五”大气科学领域四大气象科学试验——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中国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试验、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南海季风试验等成果也相继发布。

  2001年,中国气象局在全国率先启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并于2004年完成验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2018年更名为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武汉暴雨研究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8个专业气象研究所被确立为国家级公益类研究机构。气象科研“国家队”完成组建。

  通过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激励科技人才的政策文件出台,进一步激活了气象科技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升了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体系“破壁”前行

  70年波澜壮阔,创新是不断递进的旋律。进入21世纪,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气象科技创新的巨轮迎着风浪开拓前行。一系列有关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方案的制定,明确了气象科技驰骋的方向——

  2006年,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正式提出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2007年,中国气象局与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见》;2009年,《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2年)》发布;2012年,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局发布《关于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意见》。

  2014年,《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提出围绕重大核心业务技术实施重点攻关。气象科技创新的战鼓擂响了!

  就在当年的10月,中国气象局确立了攻关任务——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式等。为此,相关牵头单位组建攻关团队,突出攻关思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注重攻关成果的业务转化应用,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取得进展。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表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这一时刻,气象科技工作者为之振奋!

  2016年9月,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智慧气象”等成为全国气象部门热议的高频词。中国气象局党组将明确的发展思路融入《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勾画出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在紧接着的几年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科技人才、科研经费管理、科技平台建设、科技评价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经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气象领域凝聚起越来越雄厚的科技力量。一连串重要核心科技成果的出炉不断延展着中国气象科技创新的高度和维度。

  在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气象部门始终将与教育、科研、产业系统以及行业单位的合作纳入重点议程。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与20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自2005年以来,先后与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探索跨行业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攻关能力和成果应用水平。

  中国气象局还与24个国家签署双边科技合作协议,与160多个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气象部门相关科研业务单位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领域与深度,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入选科技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被确认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面向气象现代化 科技攻关多点开花

  对于气象事业而言,创新的每一个脚步都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从气象先辈早期创业起步到如今奔向气象现代化征程,科技创新对于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言而喻。在建设气象现代化的征途中,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的花朵欣欣向荣。

  瞄准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前沿,正确处理好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硬件与软件、东部与中西部、上层与基层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气象科技事业的“兴业之路”。

  进入新时期,以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关键科技问题,气象科技创新取得了新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业务中广泛应用的气象科技成果——

  建成地基、天基和空基三位一体的立体综合气象观测系统。2400多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全部实现自动化,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乡镇覆盖率达到96%;成功发射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7颗在轨运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组成了严密的气象灾害监测网。

  自主研发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建成一套完整的GRAPES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形成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工作站为主要平台,综合应用各种气象信息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台风路径预报、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暴雨预报等多个重要领域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建立了夏季降水物理统计综合预测模型和第一代气候模式预测系统,气候预测实现趋势预测向天气气候事件的过程转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气候系统模式性能位于国际前列。

  被认定为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气象资料收集、处理、存储和服务实现全面现代化,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了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

  与此同时,气象部门厚植气象科技发展的社会土壤,努力实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一体两翼”齐飞——加快科研成果、学术资源的科普化进程;积极宣传推广农业气象、资源气象、生态气象等实用技术,让科技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9年,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上,中国气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创新,认真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工作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同时组织编制气象科技发展规划,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科研院所改革。

  回首过去,气象事业发展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气象科技的重大突破密切相关;展望未来,科技创新仍将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气象部门将牢牢把握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战略方向,部署落实好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担当起建设世界气象科技强国的历史重任,锐意进取、奋勇拼搏,以科技创新引领和驱动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