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新闻

  • 气象要闻

记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的内蒙古气象力量
  • 时间:
  • 2022-04-08
  • 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非凡使命 全力以赴

记北京冬奥会赛场内外的内蒙古气象力量


2022年3月13日晚,国家体育馆“鸟巢”在浩瀚夜空中熠熠生辉,“一片雪花的故事”落下帷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画上圆满句号。

3月29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总结大会召开,中国气象局庄国泰局长指出:“经过6年多的努力,全国气象部门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各项任务,更加坚定了气象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在盛会背后,气象部门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得到组委会的高度好评。

在赛场内外,内蒙古气象部门也坚决扛起气象保障和空气质量保障气象服务任务,应盛会所需,奏响气象联动一盘棋的交响之歌。

赛场外,气象部门倾力守护“冬奥蓝”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滑雪运动员腾空翻转的背影是北京碧蓝的天空,这一幕“冬奥蓝”也成为了冬奥会最美的风景。

为守护这一份“冬奥蓝”,在赛场外的内蒙古气象部门,争分夺秒,倾尽全力。

内蒙古处于北京冬奥会赛区天气上游,降水、沙尘和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都可能影响赛事,为此,内蒙古气象局高度重视气象保障工作,切实深化部门联动,推动凝聚形成空气质量保障气象服务合力。

任务的高效落实,来源于周密的组织领导,更得益于各部门的全力配合。

在任务保障的关键节点,内蒙古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志成坐镇一线,靠前指挥。各局领导实地监督、全面指导,成立的综合协调、观测网络、气象服务、信息报送和宣传4个专项工作组全面协调、各司其职。

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是内蒙古气象部门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部署工作时,内蒙古气象局局长党志成这样要求。

党志成局长连线慰问冬奥内蒙古气象保障队员

作为领导小组副组长,刘海波副局长3次到气象台、生态中心、气象服务中心、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督导工作。裴浩纪检组长、杨志捷副局长、乌兰巴特尔副局长分别带队,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实地督查检查指导相关盟市气象局空气质量保障气象服务情况。

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中,内蒙古气象局承担制作和发布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联合生态环境厅制作和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密切监视天气,联合生态环境厅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开展污染区域遥感监测等4项空气质量保障重点任务。

从1月25日至3月13日,内蒙古气象局每日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会商,自治区气象台精准预报未来三天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自治区生态中心利用高分遥感技术对重点区域沙尘、秸秆焚烧和污染区域开展遥感监测,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与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发布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自治区大探中心以及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及时开展应急加密观测。自治区气象信息中心做好气象数据系统保障并全力提升视频会商保障能力。

内蒙古气象局发布的106期《冬奥、冬残奥气象服务专报》的背后,凝聚着内蒙古各级气象干部职工的心血,更凝聚着内蒙古气象部门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责任与使命。

赛场内,6名内蒙古气象骨干服务一线

早在2015年,自北京申办冬奥成功,中国气象局随之开始谋划组建冬奥气象服务团队,内蒙古气象部门及时响应,选派6名业务骨干加入到北京冬奥会气象预报团队,在赛场气象预报和服务保障一线展示内蒙古气象人的专业水准和卓越风采。

五年磨一剑,今朝铸辉煌。

2017年,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冬奥气象预报员集训,此后的五年,他们6人每年近半年的时间都要暂别自己的家庭,在张家口崇礼和延庆气象服务分中心,集中4-6个月的时间参与冬奥筹备和集训。

内蒙古气象部门选派的6名业务骨干,均为80后和90后,正是家庭和事业起步发展的年纪,五年来,他们6人双重岗位一肩挑,连续高强度工作,在高度紧张的集训和攻克山地气象预报难关的压力下,迅速成长为冰雪气象保障服务业务骨干。

这五年里,在完成重要任务的同时,他们之中的几位也升级为父亲和母亲,在延庆赛区的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赵斐,妻子怀孕待产之时却无法陪伴左右,同一单位的马学峰,也几乎错过了所有孩子和家人的生日、纪念日、节日。在张家口赛区的呼伦贝尔市气象局隋沆锐,她2021年仅和自己的父母相聚了五六天;赤峰市气象局的晋亮亮,也“缺席”了孩子的成长的关键时期;赤峰市气象局的洪潇宇连续两个春节都没有回家,孩子满月的当天晚上就坐上了去崇礼的火车;呼伦贝尔市气象局的王颖,为了做好保障工作,刚刚结束产假的她,给五个月的女儿断奶,一位牵挂着孩子的妈妈迅速转变为精益求精的预报员,立刻奔赴赛区。

五年的时光并非弹指一挥,他们在保障国之盛会的奋斗中镌刻下自己的拼搏的身影,在家人的理解和单位的支持下,完成了自己无憾的使命。

在赛事的准备阶段,为了摸清山地预报的“小脾气”,预报员们也为此付出了多年的努力,雪山里,也留下了他们数次深深浅浅的前行足迹。

自治区气象台的马峰介绍到:“初次来到延庆,感觉自己平时在城市的预报经验到了海陀山完全失效,比赛对预报的要求精细到山脚、山腰等关键点位上”。面对巨大的压力,他们没有被击垮,而是成为推动自己前行的无限动力。就拿马峰来说,平时的预报训练结束后,他自己还会加班加点学到晚上十点才罢休,这也让他在延庆赛区预报大比武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并代表延庆气象服务分中心在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动员会上发言。在张家口崇礼赛区的洪潇宇说:“这几年,我们爬遍了赛场的每一条赛道,了解每一条山谷的走向,每条赛道的位置、朝向、坡度。”晋亮亮也说:“在冬奥保障中,我们用脚步丈量场馆,也不断学习新资料,让自己成为一名全方位的预报员。”

马学峰代表团队进行誓师大会发言

2019年3月10日云顶滑雪公园降水粒子观测(右一洪潇宇)

2018-2019年雪季王颖(右)晋亮亮(左一)隋沆锐(左二)在云顶雪场进行风观测试验

除了预报,他们还要突破的是英语关,因为预报员们需要用英语将预报准确地传递给赛事组织者和运动员。这几年,打卡学习英语也成为呼伦贝尔市气象局王颖每天坚持的事情,“我突破了口语交流的瓶颈,在一次国际雪联的领队会议上,我在现场完成了一次英文天气介绍,那天走回住处的两公里山路显得格外漫长,可是我的心情却兴奋不已”王颖开心地说道。

2019年12月18日王颖在世界杯比赛现场做英文天气简介

作为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的一线气象预报员,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任务是什么?

当问道这个问题,他们几人都对冬奥会期间几次天气过程印象深刻。特别是2月13日的明显降雪天气过程,分别在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赵斐和隋沆锐都记忆犹新,隋沆锐作为张家口云顶场馆12日的主班预报员,对13-14日的降雪降温过程进行了预报,为赛事安排提供科学决策支撑。赵斐也介绍到,“针对2月13日的明显降雪过程,预报团队从2月4日起就做出预报,并多次启动了冬奥专题大会商。”

赵斐正在介绍天气情况(右一)

隋沆锐在制作天气预报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天气过程,不仅是赛场内的预报员们,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也配合前线滚动研判天气变化。

原定于2月13日举行的自由式滑雪坡面技巧、空中技巧比赛延期一天。精准的预报指导比赛日期的更改,这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充分肯定。

在中国气象局关于对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通报表扬中,6名一线预报员被表彰为优秀个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被表彰为优秀集体。

赛事后,写好冬奥气象保障“后半篇”文章

2022年北京冬奥会虽然已经完美收官,但冬奥的精神正在延续和传承,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总结大会上,中国气象局庄国泰局长要求,要总结好、坚持好、传承好北京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宝贵经验,巩固拓展北京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成果,全面推进全新事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强化结果运用,如何为冰雪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气象保障,如何写好冬奥气象保障“后半篇”文章?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参加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总结大会

对此,内蒙古气象部门已经开始谋划并着手开展。

对于内蒙古来说,在本次冬奥气象保障中,6名一线预报员积累的山地气象知识和预报经验对内蒙古预报业务的整体发展是一份宝贵的经验,冬奥气象保障的服务技巧也值得总结和学习,内蒙古气象部门将组织全区技术交流进行分享,并将复杂地形下的各种客观预报方法和预报思路应用于业务工作中。

对于预报经验的学习,自治区气象台副台长孙鑫说:“气象台将借鉴冬奥气象保障的预报、实况和检验平台,提升并发展内蒙古预报服务平台的集约化、可视化程度”。

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局长刘正会介绍到:“北京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是培养人才、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的良好平台,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将从多方面总结推广两名预报员带回来的经验,除了向全体预报员分享体会外,还计划联合呼伦贝尔市科协共同举办技术交流会,将气象服务保障经验向更广泛的层面推广交流”。

在赤峰市气象局,冬奥保障预报员晋亮亮在服务保障现场,以视频形式为市局业务支部全体党员讲授了党课,通过学习和分享,激励业务支部全体党员也将“小我”融入到气象事业发展的“大我”之中,在之后的工作中,赤峰市气象局还将结合冬季运动、旅游等资源,全面发挥“冷资源”的“热效应”。

冬奥未远,未来可期,内蒙古气象部门将用好冬奥教材,继续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信息员:王祯晗、康晟炜、汪晓梅、高菲,审核:牛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