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气象新闻
气象要闻
2.73万人围观内蒙古气象科普讲座“接力赛”
3月18日下午,在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内蒙古天气”账号抖音、快手、视频号直播间,面向青少年的《气候变化与“双碳”》《说说雷电那些事》《走进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与“花花世界”》4场气象科普讲座正在“接力”开展,讲座课件制作精美,讲师声情并茂,评论区的科普提问互动连连,青少年和广大网友正在热情享受这份科普盛宴。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邹逸航、气候中心王曼霏、人影中心辛悦、呼和浩特气象局梁燕围绕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与应对、气象科技、气象服务等领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气象科普知识。
本次活动前,内蒙古气象局精心策划,多方协调,全区气象部门向合作学校推广直播课程,呼伦贝尔市教育局专门下发通知,动员全市幼儿园、中小学校学生和家长观看直播,当天,讲座全网累计观看量达2.73万人次。(信息员:王祯晗、叶虎,审核:李晓亮)
“快点走,去占个前排的座位”
——到内蒙古气象局深度参观 研学气象
“这一部展品是714CD型多普勒天气雷达,该雷达性能和技术指标先进,是目前最先进的天气雷达之一,也是目前内蒙古正在使用的天气雷达,原安装于巴彦淖尔市,因改造升级被作为展品展出。”
“人工防雹就是气象部门通过播撒催化剂,让雹‘以大化小,以小化了’,避免和减轻冰雹灾害,保护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部门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制作森林草原火灾扑救、黄河凌汛、沙丘边缘、植被覆盖等遥感监测产品。”
3月19日一早,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就热闹了起来,60名中学生和60名小学生及家长正在分批次进行气象深度研学,在实地参观和科普讲解中探究气象奥秘。
据悉,本次活动是内蒙古自治区为纪念世界气象日而开展的专项科普,在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日报小记者、呼和浩特晚报小记者等部门和团体的共同组织下,内蒙古“英才计划”各实施中学的学员和小记者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开展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提供了定向的气象科普内容,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气象局室外科普展区、人工影响天气科普展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天气预报节目演播室、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学习了气象预报、卫星遥感、气象政策法规等专业知识,完成了气象观测、气象主播等体验式科普环节。
“快走,去占个前排的座位。”听说接下来的环节是专家讲座,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第二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分校的内蒙古“英才计划”学员们兴奋不已,认真聆听了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题为《关于沙尘天气和沙尘暴》的讲座;与此同时,面向小记者的《气候变化与“双碳”》讲座和模拟新闻发布会也在热闹进行中。
“今天来到气象局,感到气象部门的工作非常重要,虽然自然灾害难以被消灭,但是气象部门的预报等可以让大家做好应对,减轻灾害损失,而且我觉得气象工作非常辛苦,这种精神需要一代一代传承。”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罗嘉昊接受采访时说道。
另一边,低年级的小记者们也收获满满,北垣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章博杨说:“我最喜欢的就是气象小主播环节,感觉很神秘,而且知道了是‘人工增雨’不是‘人工降雨’,我回家要告诉妈妈这个新知识。”
在本年度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还将在3月23日继续组织开放参观活动,面向中小学生、社会公众等群体做好气象科普。(信息员:王祯晗、李红梅、白静,图:李佳楠、张敏、李溪楠、安莉娟;审核:李晓亮)
乌海市气象局开展“气象小主播”大赛
3月17日,由乌海市气象局、乌海市教育局主办,海勃湾区滨河小学、乌海广播电视台《教育向未来》栏目共同承办的气象小主播比赛拉开序幕,比赛通过乌海广播电视台《教育向未来》栏目和乌海市气象局抖音号现场直播,通过都市生活频道视频号进行展播。
本次大赛以“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为主题,鼓励选手以“气象小主播”的角色来学习与讲解气象知识。大赛自3月5日启动报名以来,吸引滨河小学众多学生踊跃参与,最终15名小选手过关斩将进入总决赛。
在总决赛环节,每位小选手有3分钟的展示时间,15位小选手通过气象播报、快板、科普剧等方式,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萌趣的形象为大家现场科普气象知识。有的展示气象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有的从选题、文字到制作PPT,全是自己制作完成,向大家科普天气预报信息的获取方式;有的结合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惊蛰等节气进行介绍……
此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气象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了解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的预警机制及防御指南,拓宽气象科普渠道,丰富气象科普形式,把气象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让每一个参加大赛的少年儿童都成为科普宣传员,将气象科学知识带进家庭、带进校园。(文/图 刘婉清 审核/高存香)
3月19日,包头市气象局向社会预约开放,迎来了社会公众和青少年朋友近500余人走进包头市气象局。
活动现场,参观的市民中有结伴而来的青年朋友,有父母带着的稚气未脱的孩童,有团体报名的中小学生。他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人工影响天气火箭架、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地面综合观测站模型,观看了气象科普展览,详细了解了人工影响天气装备和原理,在气象台预报预警业务平台更是享受了一次气象科普文化盛宴,“零距离”感受着气象万千。参观的同时,小朋友们还不停地询问有关天气知识,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气象专家进行交流互动,还留下了自己关于气象的小心愿以及对未来美好祝福。
来自民族路小学张老师说:“我已经连续很多年参加气象开放日活动了,每一次的收获体会都会根据不同的主题而不同,也会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天气气候水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希望小朋友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地球,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保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来自科技少年宫初一年级的学生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世界气象日活动,“以前针对气象工作仅局限于天气预报,了解并不多,现在看到卫星云图变化感觉得很有意思,很先进。”
通过此次开放日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气象的认识和公众防灾减灾能力,同时也让市民们体会到了气象科技的魅力,感受到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图文/刘姝宁 审核/王晓娜)
兴安盟气象局联合多部门成功举办
“3·23世界气象日”活动
3月18日-24日,兴安盟气象局、盟气象学会、盟科技馆、蚂蚁力量儿童义工团联合举办了丰富多彩的“3·23世界气象日”活动。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盟气象局面向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共举办4项活动。
3月18日上午与蚂蚁儿童义工团、乌市局联合,在乌市局举办“气象与农耕”主题研学活动。来自全市共80名幼儿园小朋友、小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气象观测设备、学习气象知识,现场知识问答气氛热烈。3月18-19日,与盟科学技术馆联合,在盟科技馆举办活动,妙趣横生的活动,充满科技感的仪器设备以及现场互动环节,让同学们领略了气象与科技带给人们的便捷生活。活动现场发放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手册》等资料,通过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进一步引导居民增强风险意识、掌握避险的技能。
3月24日,盟气象局还将举办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全盟气象部门共16名选手将角逐奖项,此外将积极参与区局举办的气象科普产品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兴安日报》、兴安广播电台等媒体记者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反响良好,起到了宣传气象、普及科技知识的目的作用。(文/贾辰 审核/郝长德 签发/李明昊)
宁城:小学生走进气象局探寻气象奥秘
3月19日,宁城县气象局围绕2023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组织气象局开放日活动,邀请明德小学、天义四小的小学生和家长近80余人走进气象局,近距离学习气象科普知识,探寻气象奥秘。
气象局工作人员在观测场内风趣幽默地介绍了气象科普知识和气象观测仪器与设备,讲解如何采集气象数据、分析气象数据,在气象科普馆带领大家探寻气象科技发展史,以形象、简单的语言为学生和家长们讲解气象观测仪器、气象历史、人工影响天气原理、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和防御措施等知识。同学们边听边认真思考,并不时地提问,工作人员们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
在多媒体会议室,工作人员为小学生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共同观看了气象日主题、气象法律法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片,并围绕气象日主题开展知识问答环节,小记者们你争我抢的回答问题将科普活动推向高潮,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通过零距离参观,让小学生学到了课堂之外的气象知识,更深入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科学知识及气象灾害防御常识。小记者们都被这神奇的气象世界所吸引,更加激发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文/刘智娟 审签/刘硕)
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内蒙古日报社及呼市晚报
小记者联盟走进气象局
3月18日,内蒙古日报社及呼市晚报小记者团联盟的70余名师生走进气象局,深度探寻气象奥秘。一走进气象局大门,小记者们就被观测场深深吸引过去,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新奇的观测仪器,比如像勺子一样的风速探测仪、测量地温、日照等仪器装置,激发了孩子们满满的好奇心,大家纷纷围拢在仪器周身,惊叹连连,迫切等待讲解员解惑。
工作人员李海波老师向小记者们详细介绍了雨量、气温、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及风向风速仪、雨量筒等气象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此外,还给孩子们科普了气象知识,传授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应对气象灾害。
随后,小记者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人影作业车旁边,工作人员张华老师向小记者介绍道:“人工降雨作业是利用高炮、火箭从地上发射,炮弹在云中爆炸,把炮弹中的碘化银成烟剂撒在云中。火箭在到达云中高度以后,碘化银剂开始点燃,随着火箭飞行,沿途拉烟播撒,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这就是能够‘呼风唤雨’的宝贝。”同时,一颗细长炮弹从发射装置上被取下,小记者们迫不及待伸出小手摸摸它,老师现场进行了人影火箭防雹增雨模拟操作,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之后工作人员带领小记者来到了气象台,负责讲解的王盈老师,以2023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为内容向小记者们介绍了天气、气候、水等的含义,希望小记者们认识到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同时运用气象知识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面对老师的课堂随机提问,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准确,同时也收获了气象局工作人员准备的暖心小奖品,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整个科普讲解活动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充满科普性和趣味性。
最后一个环节,是参观演播间,主持人老师齐丹带领小记者们观摩了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流程,大家挨个站在蓝色幕布前,有模有样地比划着,体验了担任天气预报小主持人的乐趣和责任。
两个多小时的活动,气象工作者带领小记者们零距离感受到了气象科技的魅力,了解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开阔了眼界。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不仅学到了气象知识,扩大了知识面,还锻炼了胆量,受益匪浅。(通讯员:付亚楠、王盈、杜文娟、吴琼、赛丫对本文有贡献,审核:辛宁宁)
包头市气象局:笔尖画气象 手绘扇子DIY
用创意开启世界气象日
为激发学生认识气象、了解气象、探索气象的兴趣和热情,用创意点燃热情,让气象插上翅膀。3月21日上午,包头稀土高新区气象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包头附属学校小学部联合开展以“笔尖画气象 手绘扇子DIY”为主题的3.23创意活动,用自己DIY的一把小小折扇,拉近孩子们与气象的距离,用创意开启世界气象日。
活动现场,包头稀土高新区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化身气象老师,为学生们介绍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和“笔尖画气象 手绘扇子DIY”创意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在发放的空白折扇上用画笔或提前准备的素材,把所见所想的气象化作色彩,用笔画出来,激发创意,点燃灵感,DIY属于自己的气象折扇,让一把把素扇变成一件件饱含希望和快乐的艺术品。
一节课的时间,一把把空白的折扇被孩子们赋予了生命,从五彩斑斓、异想天开的DIY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天气和对未来天气的畅想,这些和天气息息相关的图画正是孩子们少年时代的气象梦。
一把素扇,几只彩笔,一个支点能翘起地球,一支画笔能画出整个世界。孩子们用创意的翅膀,让最普通的折扇有了“温度”,一把把DIY的气象折扇,给今年世界气象日带来一丝别样的“清凉”,也给这个春天点“颜色”看看。活动现场还为每位学生赠送了气象主题蛋糕。
此次气象日创意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认识气象、了解气象、探索气象的兴趣,还增强了师生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让气象科学变得更接“地气”。一把把充满创意的折扇,像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向未来和远方。(文/李曼 韩帅 秦聪敏 审核/王跃红)
库伦:开展少先队探秘气象奥秘暨气象科普
教育基地开放日活动
3月21日,库伦旗气象局联合旗团委、科协,围绕2023年世界气象日“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主题,开展少先队探秘气象奥秘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放日活动,邀请库伦旗回民小学5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在科普讲解员带领下,师生们实地参观了地面观测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库伦旗防灾减灾应急指挥平台和气象科普馆,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万千气象的神秘。参观过后,气象科普讲解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气象科普知识讲座,重点讲解如何防范各种气象灾害,并设置知识抢答环节,小朋友们踊跃举手,积极答题,热烈讨论。
通过此次开放日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认识气象、了解气象、探索气象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气象防灾减灾意识,让气象科普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文/刘思宇 审核/王海山)
责任编辑: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