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新闻

  • 气象要闻

科学家精神│探索新能源服务 不负风光无限
  • 时间:
  • 2023-05-31
  • 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围绕其活动主题“点亮精神火炬”,中国气象报特别策划,选取气象学科领域几名科技工作者,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工徐丽娜接受采访,讲述拓展新能源气象预报服务经历和科研工作中的故事,共同感受科学家精神火炬下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

探索新能源服务

不负“风光”无限

【讲述人】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徐丽娜

左一为徐丽娜

2008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着手开展新能源气象预报服务。作为中心骨干成员,我已在新能源专业气象服务上深耕多年。

起初,新能源专业气象服务在内蒙古是一片空白。对此,我们坚持不断学习,积累数值模式预报知识,一次次地调试参数,不断地试错,最终完成了内蒙古新能源专业数值预报模式的升级更新。为了减小风能太阳能气象条件预报误差,我们建立了10余种订正模型,针对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及最优集成方法进行反复分析、尝试,研发了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风速预报集成订正与多模式风速融合预报技术。

日复一日的模型研发工作,并没有让我觉得枯燥,因为做科研,就是要有股“死磕”的精神,风能太阳能气象条件预报能力小幅度的提升,都会带给我很多快乐。每天早晨8点到办公室,晚上10点才回家,已经成为我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

风光资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其预报中的诸多痛点问题,如何利用天气数据和合理的天气模型降低功率预测的误差和风险、优化数据模型,实现电网平稳调度,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研发出的基于风电爬坡气象场景识别的短期风速预测技术,仍在探索优化中。

在科研道路上,我最大的感悟是要甘于“坐冷板凳”,要耐得住性子。内蒙古新能源气象服务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我们会不断努力,为新能源气象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