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新闻

  • 气象要闻

我部门娜日苏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 时间:
  • 2024-09-30
  • 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

气象科技工作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政协委员——娜日苏和她的三重身份

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正高级工程师娜日苏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娜日苏是一名达斡尔族气象科技工作者,也是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民盟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副主委。她从事草地和湖泊水体生态监测评估工作20余年,围绕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气象科技创新以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9月27日,娜日苏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现场照。

对于娜日苏而言,气象科技工作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政协委员这三重身份,犹如彼此协调、平衡、统一的三个声部,交织回响,组成平凡又伟大的生命乐章。

共赴绿水青山 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第一重身份,是气象科技工作者。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但早在22年前,娜日苏就已投身这一领域。内蒙古是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自治区气象部门于2003年启动生态气象服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项事业甫一启动,娜日苏便投身其中。

“今年是我在草地和湖泊水体生态监测评估一线工作的第22年了!”作为核心骨干人员之一,娜日苏见证并参与了内蒙古生态气象观测服务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娜日苏所从事的工作也越发凸显其非凡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以下简称“一湖两海”)的生态环境状况。近年来,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对于珍贵而脆弱的湿地而言,保护工作尤需有的放矢,生态气象观测数据是重要的决策依据。

如今的呼伦湖水位与水面面积稳中有升,乌梁素海碧波荡漾、鸟鸣鱼跃,岱海水质指标达到规划治理目标要求。“一湖两海”再现盎然生机,这一华丽蝶变背后,倾注了娜日苏等气象工作者的大量心血。

2005年,娜日苏在进行卫星遥感监测时,发现呼伦湖水域面积萎缩。当时,呼伦湖面积较历史最大时期减少近440平方公里,且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环湖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仅凭遥感监测和历史对比分析资料可以发现全局问题,但还不足以了解细节。娜日苏等专家随即赴现场进行调研,并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向周边牧民了解水体面积缩减及周边生态情况。在现场勘查中,她发现原本四面环水、距湖岸线100余米的成吉思汗拴马桩,已经裸露在岸边。呼伦湖水体面积已明显萎缩。

此后,娜日苏通过《全国生态公报》持续发布呼伦湖生态状况监测报告,形成气象部门近30年独有观测资料,为湖泊湿地治理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支撑,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加大环湖地区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掌握水质变化及其演变规律等建议,不仅促成一系列生态治理举措落地实施,更带动内蒙古“一湖两海”生态治理保护监测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20多年来,娜日苏参与两项科技成果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笔重大报告40余份;对生态环境脆弱区、敏感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决策服务产品已成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讲好团结故事 让民族团结之花更盛

第二重身份,是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个共同的家园和一个共同的梦想。”对于身处由汉族、达斡尔族、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等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的娜日苏而言,这句话不仅是她的口头禅,也恰如其分地形容了她的生活本身。这样的生活环境,不但让她精通多民族语言,熟知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和生活习性差异,更让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怎样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更好地了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作为一名受益于民族政策成长起来的气象科技工作者,娜日苏充分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发挥好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多想一点”变成“多干一点”——

2017年,她深入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地,调研气候条件和植被长势等情况时,用蒙语为当地牧民科普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原理和条件,让牧民更加深入了解气象工作。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长久以来,维护民族团结已经成为娜日苏的一种生活习惯。在呼和浩特市政协履职期间,凭借长期锤炼出的敏锐直觉,她敏锐地发现了商家店面牌匾的不当之处。

“我发现一家商家店面牌匾上写的是理发店,但蒙古族文字内容却写为了饭店。”娜日苏思索,这种问题是否在普遍存在?这对于民众生产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文字的误用会导致交流中出现信息误差,对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阻碍。

为此,她用时一个月,走访调研了呼和浩特市区,发现部分行政、企事业单位和沿街商铺的牌匾或多或少存在类似情况。

针对大风降温过程,娜日苏正在制作牧区灾害性天气预报 图片来源: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据此,娜日苏提出了“关于在城市各类牌匾中规范使用蒙古族文字”的建议,被呼和浩特市政协采纳。

带着问题调研,是娜日苏多年科研工作和政协履职养成的习惯,她说:“通过深入调研,问题越清楚,对策更聚焦,建言资政的含金量就会越高。”

尽心履职建言 同心同向担负使命

第三重身份,是政协委员。

2013年1月,娜日苏以一名少数民族界别政协委员的身份,第一次参加了呼和浩特市十二届政协全体会议。如今,作为自治区政协十三届常委,娜日苏深感肩上责任之重:“我会以此为动力,尽心履职、发挥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肉库”“奶罐”“绒都”美称。天气气候特别是极端高温、干旱等,对草业和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因此,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开展了牧业气象特色服务。

打小生活在草原上的娜日苏,很自然地把目光聚焦到民族地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对她而言,这是本职工作和履职建言的契合点,也是理所当然的着力点——

基于20余年天然草场牧草长势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经验,娜日苏就民族地区生态保护、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提出的多篇提案和决策信息,均被地方党委、政府采用。2024年,在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娜日苏提交了《关于推进我区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相关建议纳入《内蒙古自治区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为做大做强草产业链,助力内蒙古向草产业强区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深耕牧草和畜牧产业气象服务多年,娜日苏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要更加突出内蒙古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加强对牧业旗县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同时,建立更加完善、通畅的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机制,从而更好地凝聚全国气象工作中的智慧和力量。”凭借精湛的业务水平和踏实的作风,娜日苏先后被评为呼和浩特市优秀政协委员、民盟内蒙古区委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先进个人。

对于自身的严格要求,让娜日苏时常在工作和生活中感受到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我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总觉得还能更好地建言献策,还要更加积极地发挥政协委员和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双重作用。”娜日苏说,政协履职,为她更好发挥优势和专长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在履职过程中,她深刻感受到,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天,娜日苏的肩头,又扛起了一份全新的荣誉与责任。对于她而言,这既是过往生涯的里程碑,同样也是今后工作的新起点。她将带着关怀与期许,立足岗位、接续奋斗,为民族团结进步和气象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新成绩。(作者:高菲 王祯晗 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