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新闻

  • 气象要闻

全国三八红旗手娜日苏: 风云会处绽芳华
  • 时间:
  • 2025-03-14
  • 来源:

 2月28日,娜日苏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此前,她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呼和浩特市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

 娜日苏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的正高级工程师。再添殊荣,娜日苏既感到无上的光荣,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她说:“如何再接再厉,在破解草原生态难题、发出更有效的气象声音方面探索发力,交出让组织放心、获社会信任的答卷,是我当下最紧要的考题。”

 从草原深处的达斡尔族学子,到深耕生态气象领域,用所学所长回报内蒙古的蓝天沃土和家乡人民的气象科技工作者,娜日苏坚定地行走在绿水青山间,为了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20余年如一日,在平凡中坚守。

2024年10月15日,娜日苏(中)指导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气象局技术人员开展生态气象监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心怀热爱 脚踏实地

 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呼伦湖,也是娜日苏多年来的牵挂。

 在2002年硕士毕业后,学习草业科学专业的娜日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招收的第一批非气象类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负责生态气象监测方面的工作。

 那时的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在生态气象观测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我是被‘卫星遥感监测’这个新鲜字眼吸引到气象部门的。”喜欢挑战新事物的娜日苏直言。作为核心骨干人员之一,她见证并参与了内蒙古生态气象综合观测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娜日苏所在的遥感科每天会固定接收两到三张卫星图,她会一张不落地收集、观察、记录。2005年,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和资料分析对比,她发现呼伦湖的水域面积较历史最大时期减少近440平方公里,与之相连的小湖不仅远离主湖,而且已经干涸。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怕图上看到的不准确,娜日苏在2005年赴当地开展现场调研,并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向周边牧民了解水体面积缩减及周边生态情况。

 “湖里鱼少了,鸟少了,周围的草原也退化了。”牧民们的忧虑与叹息,深深触动着娜日苏的心。

 娜日苏和同事们用卫星遥感技术绘制了湖泊水体的动态图,并撰写决策报告,促成了“引河济湖”工程的实施。此后,她通过《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持续发布呼伦湖生态状况监测报告,形成气象部门独有的长序列观测资料,为湖泊湿地治理提供大量数据支撑,“草原之肾”生机重现。

 23年来,娜日苏从遥感监测到生态气象,再从牧业气象到新技术应用科,四次工作岗位的轮换让她对生态和牧业气象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其间,她主笔40余份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决策报告,为内蒙古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足迹深深 奔赴不停

“大家好,我是来自环境资源界的委员娜日苏。”2023年1月,她当选为政协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

 对于拥有多重身份的娜日苏而言,她的工作始终围绕着“气象”这一关键词。政协履职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使娜日苏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也更有决心。

 “新界别关注的领域恰好同我天天打交道的草地生态环境和河湖环境监测评估等工作高度契合,可以充分发挥我的专业特长和业务工作优势,为内蒙古高质量完成‘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五大任务贡献一份气象力量。”娜日苏兴奋地说。

 2024年,娜日苏提交了《关于提升人工饲草气象保障服务,助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提案》等3件提案,以及《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农牧业新质生产力》等4篇社情民意,为推进内蒙古草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决策参考。

 “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始终要有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回首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协履职工作的10余年,娜日苏提交了大大小小50多件提案、社情民意。考察、调研、座谈、研讨、建议、提案……她全身心投入其中,没有一丝懈怠。

 在采访中,娜日苏说,要想提出高质量的提案,离不开经常关注各级政府重要决策、重要战略部署的政策敏锐性。“把科研和业务工作与服务大局相结合,通过深入调研,从工作实践中挖掘提案素材,建言资政的‘务实性’‘含金量’才会更高。”

 娜日苏表示,今年她将重点关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话题,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畅通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联络机制;建立对口指导基层台站专家联盟机制,进一步带动基层台站基础业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等。

 内敛却有力量。在提及对青年一代的寄语时,娜日苏说:“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学习,坚持做事,敢于创新突破,只有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会有更多收获。”(作者:李红梅 高菲 责任编辑:张明禄)